蘇州是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在推廣普及與應用數字人民幣等方面已經做出諸多探索。數字人民幣試點正在從蘇州推廣至江蘇全省。上周,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方案》(下簡稱《工作方案》)中明確,力爭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服務便捷高效、應用覆蓋面廣、生態較為完善的數字人民幣運營管理體系。
在長三角一體化方面,2月1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職工科創成果發布交易中心啟用儀式在上海市松江區工人文化宮舉行。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工會有關負責人以視頻方式共同簽署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總工會關于共同促進職工創新創造發明成果高水平推廣轉化聯合行動協議》。
(資料圖)
在專精特新方面,2月6日,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辦2023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50余家黃埔區優秀企業代表齊聚現場,與新型研發、投融資、服務機構等各方代表一道,分享自身發展故事,就企業成長經驗學習互鑒。
據啟信寶數據,1月30日至2月5日,長三角三省一市新增注冊企業數量共計17795家,新增吊注銷企業5076家,其中上市公司均為0家。此段時間,從長三角區域遷出至區域外的企業共計38家,其中11家企業遷往山東省,此中64%的企業為批發和零售行業;從區域外遷入長三角區域的企業共計45家,遷往浙江省的企業數量最多,共計24家,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占總量的62.5%。
江蘇全省推行數字人民幣應用
近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方案》,推動數字人民幣應用增量擴面、場景持續創新、生態不斷完善。這意味著數字人民幣在江蘇全域試點。
《工作方案》提出,推廣數字人民幣應用,力爭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服務便捷高效、應用覆蓋面廣、生態較為完善的數字人民幣運營管理體系。具體來看,應用規模方面: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應用覆蓋面,滿足公眾多層次多樣化支付需求,錢包數量、應用場景、交易規模等指標位居試點省份前列。創新產品方面:開展有益探索,為解決傳統支付難點、痛點問題提供更優方案;首創性示范性應用場景數量在試點省份領先,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蘇州作為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2月1日,蘇州召開全市數字人民幣試點推進會暨年度總結大會。至去年末,蘇州累計實現數幣交易金額超3400億元,發放數幣普惠貸款超187億元。
據了解,在試點推進過程中,蘇州開展了一系列數幣促消費活動,去年全年各銀行、各板塊投入促消費資金近1.2億元,帶動消費金額超33億元。至去年末,全市數幣個人錢包超3054萬個,試點場景超93萬個,數幣商戶超48萬戶。全市企業在對公結算場景中也廣泛使用數幣,1.2萬家規上企業對公錢包開通率100%,企業開立對公錢包超185萬個。各市屬國企在對公交易中加大數幣使用力度,全年數幣對公交易量占比普遍超12%。
南通通過在指定數幣商戶消費滿10元可享1-10元隨機立減優惠;數幣觀影5折起、觀影新人惠、積分抵現等方式在春節期間促使市民嘗鮮數幣消費模式,慢慢融入百姓生活圈。
九城共同推進G60科創走廊職工創新成果轉化
2月1日,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職工科創成果發布交易中心啟用儀式上,松江區總工會、上海國際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松江區知識產權局、松江區科創發展辦共同簽訂了《高質量協同推進松江區職工創新成果和專利技術全鏈條培育轉化四方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合作框架協議》,四方將在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商業化運用實施、創新成果拍賣活動、科技拍賣成果統計發布、職工專利技術創新競賽、知識產權高端論壇、全鏈條培訓體系構建等七方面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積極促進優勢資源共享、協同、集成與互補,共同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此外,近期,科技部戰略規劃司牽頭,會同上海市科委、G60九城市科技部門齊聚蘇州,召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專題會議,共同謀劃推進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務實舉措。
不僅是城市,蘇浙皖三省及其下屬城市也在年后紛紛發布促經濟新措施。
1月16日,江蘇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內容涉及12個方面42條政策措施,不僅延續實施了2022年助企紓困的部分政策,還提出29條新政策。根據措施內容,江蘇今年將安排9000萬元省級文旅產業發展資金,促進文旅企業恢復發展、創新發展;開展“百展萬企拓市場”行動,支持企業參加超100個境外線下重點展會,對出境參展企業展位費給予最高80%的補助;支持民間投資更多進入交通、能源、水利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等。
2月4日,安徽省合肥市發布《合肥市“提信心拼經濟”若干政策措施》。以產業鏈為例,政策支持2022年度營收超50億元的工業企業擴大生產配套企業訂單,對年度執行市內非關聯企業訂單增量超過3000萬元的,給予增量部分2%的補助,單戶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浙江省政府于近日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共8個方面55項政策,包括擴大有效投資、科技創新、“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等,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發展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適配政策支持助力廣州開發區中小企業高速發展
2月6日,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辦2023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50余家黃埔區優秀企業代表齊聚現場,與新型研發、投融資、服務機構等各方代表一道,分享自身發展故事,就企業成長經驗學習互鑒。
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何種“沃土”?廣州開發區最有發言權。作為廣州實體經濟主戰場,一大批高速成長的企業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強區之基”。
截至目前,廣州開發區已集聚超過4萬家中小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超2500家、瞪羚企業超5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1家、國家級“單項冠軍”18家、上市企業77家,另有一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單項冠軍、獨角獸企業等在黃埔根植滋長。
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杰在交流活動現場提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深化實施“審批大提速、效率大提升”行動,優質高效為中小企業鼓勁、紓困、解難,做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切實當好企業發展最佳拍檔和最強后盾。
一大批優秀的中小企業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集中涌現,尤其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為代表,它們專注各自主業,在黃埔將產業鏈向深、透掘進:廣州派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派真生物”)建立了亞洲最大腺相關病毒(AAV)生產基地、廣州導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首家實現量產車載高精度導航定位解決方案供應商、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在L4級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實現全球領先…
適配政策支持,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構筑起以新型研發、投融資、服務機構等多方主體組成的中小企業創新服務體系。截至目前,超1000家高端研發機構、39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9家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等單位已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集聚,分類占比各占廣州市、廣東省的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為中小企業成長提供各類資金扶持。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累計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達125億元。
(注:專精特新部分內容為全國數據)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數字人民幣